就医须知
1.我院为无假日门诊,全天候开放,相关科室安排医师接诊。
2.就诊必须先挂号,急、危、重需抢救者可先到急诊科进行抢救,绿色急救通道有专门医务人员为您服务。
3.七十岁以上老人、残疾人、军人、离休干部、无偿献血获奖者可优先就诊。
4.凡持有低保帮扶证的在挂号时必须提供该证,免收挂号费。
5.需就诊专家门诊者,请挂专家号,时间见“专家门诊一览表”,或到门诊大厅导诊台咨询。
6.门诊一楼设有挂号收费处和医保办、西药房、中药房、体检接待处。
7.参加医保的患者,就诊时请您携带职工医保卡(城乡居民医保卡)。
8 验血按检查要求抽取血标本(一般提前三天避免高脂饮食,戒酒。验血前一晚正常进食后开始禁食水,至采血后),抽血设在门诊二楼检验科。血生化等检查,上午10:30时前抽血,下午3:00在门诊二楼检验科取报告。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白带常规检查在门诊二楼检验科做,半小时内发报告。
9.急诊科设在一楼东部,设有抢救室、急诊观察、留观室、输液室。留观及输液病人未经许可,请勿走开,以免发生意外。
10.普通放射摄片、CT、核磁共振、钼靶(影像科设在一楼西部),胃镜、肠镜、B超、心电图、动态心电图(设在二楼东部)检查等应先到收费处付款, 然后去相关科室检查。
11.配取青霉素、破伤风、链霉素、头孢类等针剂应先做皮试,皮试20分钟内请勿走开 ,皮试阴性者方可配(取)药。
12.门诊病历是您的就医档案、法律的凭证、报销的依据,医生要参考以前病历,记载目前诊治过程,请您保存好,看病时带来。
13.门诊设有“意见箱”,请您提出保贵意见(批评、表扬、建议等),或到门诊三楼医务科或院办反映。凡涉及医务人员,请记下工作服务或挂牌上面的姓名,并请您注明您的单位、姓名及联络电话、以便我们与您联系并替您保密。

安全告知
尊敬的患者朋友,您好!
感谢您和家人的信任,为了使您早日顺利康复,现就住院期间有关安全事宜告知如下,请您务必予以配合。
一、防跌倒/坠床
1.根据您的病情,主管医生/责任护士会告知您留陪人,请尽量配合。
2.病情需要卧床休息时,切忌强行下床活动。
3.老年患者夜间入厕、晨起和输液后、离床活动时,应动作徐缓,最好先擦摩头面、活动四肢3分钟,床上坐起3分钟,床边静坐(双下肢下垂,双手扶床沿)3分钟,然后下地活动,并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4.久卧、术后、产后患者需下床活动时,应先床上活动肢体,然后在陪人的扶持下下床活动,并注意勿穿拖鞋,使用楼道扶手,勿过度劳累。
5.在地面湿滑时不要走动,同时请保持室内、洗漱间、卫生间及走廊地面干燥,有水渍时请与工作人员联系及时清理。
6.无陪护人员或有陪护但仍需护理人员协助的病员,请随时按呼叫器,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起床、进食、入厕或功能锻炼等,防止意外跌伤发生。
7.意识障碍、肢体功能障碍、婴幼儿等请使用床档,以保护患者安全。患儿家长应教育并管理患儿,勿在床上蹦跳以免意外发生,因监管不力发生的安全问题家长负全部责任。
二、防烫伤/防电击伤
1.请将热水瓶用后盖紧瓶盖放置于床头对侧。
2.进食时使用跨床小桌,饭食勿过热防烫伤。
3.感觉迟钝、麻醉未消失病员勿使用热水袋。
4.热坐浴病员一律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,并注意水温。
5.床头插座是抢救病人时医用设备专用插座,请勿用于手机充电,尤其是夜间休息时或输液治疗时,以免发生意外。
6.儿科病员或带小孩的探视者,一定管理好小孩,勿用手指插入插电孔或手扣吸氧孔,防止发生危险。
三、防走失/防丢失
1.住院期间请勿外出,确需外出应告知科主任、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并例行请假手续,院外出现的一切意外状况,均责任自负。
2.产科新生儿必须24小时有家属看护,抱新生儿离开病房治疗、检查,应由监护人抱送或医务人员抱送,监护人必须跟随。
3.儿科住院患者需留专人看护,加强管理,防止走失或丢失。
4.有意识/认知改变的患者(痴呆/精神症状/昏迷等)需24小时陪护,并随身携带联系方式。
5..病房为公共场所,病人个人的手提电脑、现金、证件、手机等贵重物品请自行妥善保管,防止丢失。如有丢失,我院不承担赔偿责任。
四、防窒息/误吸
1.根据病情应进食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食用生硬、煎炸食物。
2.进食时应取坐位或半卧位,如留置胃管者应抬高床头。
3.您在进食时请细嚼慢咽,勿边吃边说话,防止食物呛入气管。
4.母乳喂养时应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,哺乳后应将小儿轻轻抱起,头枕母亲肩部并偏向外侧,轻轻拍打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,防止溢奶。
5.使用奶瓶饮水的患儿,或患儿进食时,请家长一定陪护身旁,并让患儿静坐饮用,切勿边跑边饮用。
6.小儿勿用易于口含的小玩具,勿用筷子、勺子、剪刀等易伤害工具,勿食用果冻。

安全告知
尊敬的患者朋友,您好!
感谢您和家人的信任,为了使您早日顺利康复,现就住院期间有关安全事宜告知如下,请您务必予以配合。
一、防跌倒/坠床
1.根据您的病情,主管医生/责任护士会告知您留陪人,请尽量配合。
2.病情需要卧床休息时,切忌强行下床活动。
3.老年患者夜间入厕、晨起和输液后、离床活动时,应动作徐缓,最好先擦摩头面、活动四肢3分钟,床上坐起3分钟,床边静坐(双下肢下垂,双手扶床沿)3分钟,然后下地活动,并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4.久卧、术后、产后患者需下床活动时,应先床上活动肢体,然后在陪人的扶持下下床活动,并注意勿穿拖鞋,使用楼道扶手,勿过度劳累。
5.在地面湿滑时不要走动,同时请保持室内、洗漱间、卫生间及走廊地面干燥,有水渍时请与工作人员联系及时清理。
6.无陪护人员或有陪护但仍需护理人员协助的病员,请随时按呼叫器,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起床、进食、入厕或功能锻炼等,防止意外跌伤发生。
7.意识障碍、肢体功能障碍、婴幼儿等请使用床档,以保护患者安全。患儿家长应教育并管理患儿,勿在床上蹦跳以免意外发生,因监管不力发生的安全问题家长负全部责任。
二、防烫伤/防电击伤
1.请将热水瓶用后盖紧瓶盖放置于床头对侧。
2.进食时使用跨床小桌,饭食勿过热防烫伤。
3.感觉迟钝、麻醉未消失病员勿使用热水袋。
4.热坐浴病员一律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,并注意水温。
5.床头插座是抢救病人时医用设备专用插座,请勿用于手机充电,尤其是夜间休息时或输液治疗时,以免发生意外。
6.儿科病员或带小孩的探视者,一定管理好小孩,勿用手指插入插电孔或手扣吸氧孔,防止发生危险。
三、防走失/防丢失
1.住院期间请勿外出,确需外出应告知科主任、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并例行请假手续,院外出现的一切意外状况,均责任自负。
2.产科新生儿必须24小时有家属看护,抱新生儿离开病房治疗、检查,应由监护人抱送或医务人员抱送,监护人必须跟随。
3.儿科住院患者需留专人看护,加强管理,防止走失或丢失。
4.有意识/认知改变的患者(痴呆/精神症状/昏迷等)需24小时陪护,并随身携带联系方式。
5..病房为公共场所,病人个人的手提电脑、现金、证件、手机等贵重物品请自行妥善保管,防止丢失。如有丢失,我院不承担赔偿责任。
四、防窒息/误吸
1.根据病情应进食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食用生硬、煎炸食物。
2.进食时应取坐位或半卧位,如留置胃管者应抬高床头。
3.您在进食时请细嚼慢咽,勿边吃边说话,防止食物呛入气管。
4.母乳喂养时应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,哺乳后应将小儿轻轻抱起,头枕母亲肩部并偏向外侧,轻轻拍打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,防止溢奶。
5.使用奶瓶饮水的患儿,或患儿进食时,请家长一定陪护身旁,并让患儿静坐饮用,切勿边跑边饮用。
6.小儿勿用易于口含的小玩具,勿用筷子、勺子、剪刀等易伤害工具,勿食用果冻。
B超检查注意事项
1.做胆囊和胰腺B超检查前:前一天要少吃油腻食物,成人检查前8小时(即检查前一天晚餐后)不应再进食。幼儿应从检查前3-4小时开始禁食。
2.脾脏B超、肝脏和肾脏B超检查:一般无须特别准备,但最好是空腹进行。
3.做腹腔器官检查时,遇腹腔气体过多或有便秘的患者,医生可能嘱检查前日晚服缓泻药,或在检查前灌肠,患者应当认真配合。
4.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、膀胱、前列腺等脏器时,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,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,检查前2-4小时不要小便。
5.妇产科B超前:备同胆囊。但检查前2-3小时应停止排尿,必要时饮水500-800ML,务必使膀胱有发胀的感觉。如经阴道超声检查,需排空膀胱。
6.病人如同时要做胃肠、胆道X线造影时,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,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。
7.腹膜后器官,准备同胆囊。如需用区别病变是否在盆腔,检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,检查前两天不要做钡剂造影.。
1.做胆囊和胰腺B超检查前:前一天要少吃油腻食物,成人检查前8小时(即检查前一天晚餐后)不应再进食。幼儿应从检查前3-4小时开始禁食。
2.脾脏B超、肝脏和肾脏B超检查:一般无须特别准备,但最好是空腹进行。
3.做腹腔器官检查时,遇腹腔气体过多或有便秘的患者,医生可能嘱检查前日晚服缓泻药,或在检查前灌肠,患者应当认真配合。
4.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、膀胱、前列腺等脏器时,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,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,检查前2-4小时不要小便。
5.妇产科B超前:备同胆囊。但检查前2-3小时应停止排尿,必要时饮水500-800ML,务必使膀胱有发胀的感觉。如经阴道超声检查,需排空膀胱。
6.病人如同时要做胃肠、胆道X线造影时,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,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。
7.腹膜后器官,准备同胆囊。如需用区别病变是否在盆腔,检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,检查前两天不要做钡剂造影.。
DR/钼靶摄片检查患者须知
1.请携带有关的病历和资料,如以往做过的Ⅹ线片、MRI片、B超检查结果、CT片等,以供医生综合分析、对照。妥善保管您的DR片,以便下次复查时对比。
2.女性孕期Ⅹ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、造血系统和神系统缺陷等,因此孕妇尽量不要做DR检查。请怀孕者务必在做检查前告知放射科医务人员。为明确诊断而必须做DR检查的孕妇,应当权衡利弊,受检者签字认可后方能接受检查。钼靶检查最佳时间应在两次月经周期中间时间段。
3.检查前,请去掉身上携带的饰物(耳环、项链、手镯等)、钥匙、膏药、胶布、金属皮带扣等,应避免穿着带有金属丝线或其它装饰物的衣物。请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。
4.检査前,请脱去检查部位的厚衣服(如毛衣、棉衣等),只保留一件薄的棉质单衣。衣服不合乎要求者,请更换我科提供的棉质衣服。
5.检査过程中,请按照工作人员要求保持头位、体位,曝光期间保持体位静止,以保证摄片质量。
6.对于不合作的幼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,请家属积极合工作人员。
7.DR机处于工作状态时,放射室门上有工作信号灯,当红灯亮时,代表正在进行检査,此时不能开启检查门,不能进入检查室,候诊者,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。
1.请携带有关的病历和资料,如以往做过的Ⅹ线片、MRI片、B超检查结果、CT片等,以供医生综合分析、对照。妥善保管您的DR片,以便下次复查时对比。
2.女性孕期Ⅹ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、造血系统和神系统缺陷等,因此孕妇尽量不要做DR检查。请怀孕者务必在做检查前告知放射科医务人员。为明确诊断而必须做DR检查的孕妇,应当权衡利弊,受检者签字认可后方能接受检查。钼靶检查最佳时间应在两次月经周期中间时间段。
3.检查前,请去掉身上携带的饰物(耳环、项链、手镯等)、钥匙、膏药、胶布、金属皮带扣等,应避免穿着带有金属丝线或其它装饰物的衣物。请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。
4.检査前,请脱去检查部位的厚衣服(如毛衣、棉衣等),只保留一件薄的棉质单衣。衣服不合乎要求者,请更换我科提供的棉质衣服。
5.检査过程中,请按照工作人员要求保持头位、体位,曝光期间保持体位静止,以保证摄片质量。
6.对于不合作的幼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,请家属积极合工作人员。
7.DR机处于工作状态时,放射室门上有工作信号灯,当红灯亮时,代表正在进行检査,此时不能开启检查门,不能进入检查室,候诊者,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。
CT检查患者须知
1.CT检査是一项有一定辐射损伤的检查。为遵循放射检查正规化,此项检査均应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提岀申请。
2.我院使用的所有Ⅹ线设施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。在检查中按操作规程,所使用的Ⅹ线剂量在安全允许范围内。
3.我们备有常规射线防护用品,必要时能对非受检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。
4..T检查室入口处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,请注意识别。红灯亮时表示正在进行检查,此时不能进入检查室。
5.育龄妇女和婴幼儿要慎重选择CT检査。育龄妇女在检査前应说明是否怀孕及妊期,以便拒绝或接受检查,并给予恰当的防护。
6.检查时,除病员外其他人员不得留在扫描室内,如根据病人情况,需要有陪护人员时,陪护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。
7.在检查前,病人应事先除去检查部位可能留下伪影的物品,如金属饰品、玉器、敷料、膏药、橡胶制品等,另外,毛线织品和带图案的衣物也会在影像上留下伪影,
应事先进行更换。
8.急危重症病人出现烦躁症状时,应先对症处理,待病人安静或症状稳定后方可做检查。
9.腹部检査病人,除急腹症及外伤病人,必须空腹,适量胃部充盈适当浓度对比剂后方可检查。盆腔检查时必须适当憋尿。
10.病员来我科做CT检查时,应听从我科工作人员的安排。根据申请单的要求,需要做预约检查以及检查前的必要准备。外院复诊病人必须提供以前诊疗的影像学资料。
11.做完CT检查后,请按照取片单上的时间取片(急诊例外)。
1.CT检査是一项有一定辐射损伤的检查。为遵循放射检查正规化,此项检査均应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提岀申请。
2.我院使用的所有Ⅹ线设施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。在检查中按操作规程,所使用的Ⅹ线剂量在安全允许范围内。
3.我们备有常规射线防护用品,必要时能对非受检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。
4..T检查室入口处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,请注意识别。红灯亮时表示正在进行检查,此时不能进入检查室。
5.育龄妇女和婴幼儿要慎重选择CT检査。育龄妇女在检査前应说明是否怀孕及妊期,以便拒绝或接受检查,并给予恰当的防护。
6.检查时,除病员外其他人员不得留在扫描室内,如根据病人情况,需要有陪护人员时,陪护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。
7.在检查前,病人应事先除去检查部位可能留下伪影的物品,如金属饰品、玉器、敷料、膏药、橡胶制品等,另外,毛线织品和带图案的衣物也会在影像上留下伪影,
应事先进行更换。
8.急危重症病人出现烦躁症状时,应先对症处理,待病人安静或症状稳定后方可做检查。
9.腹部检査病人,除急腹症及外伤病人,必须空腹,适量胃部充盈适当浓度对比剂后方可检查。盆腔检查时必须适当憋尿。
10.病员来我科做CT检查时,应听从我科工作人员的安排。根据申请单的要求,需要做预约检查以及检查前的必要准备。外院复诊病人必须提供以前诊疗的影像学资料。
11.做完CT检查后,请按照取片单上的时间取片(急诊例外)。
核磁共振检查患者须知
1.检查前须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,如金属手表、眼镜、项链、义齿、义眼、钮扣、皮带、助听器等。
2.不要化妆,有些化妆品中含有金属,它们会与磁场发生反应。所以检查当天最好不要化妆、包括指甲油、止汗药、防晒霜等,最好护发产品也不要用。
3.有些人会在接受检查时感到恐惧或焦虑。所以最好在进入机器前先闭上眼睛,在整个过程中不要睁开。你不妨想象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,或者你喜欢的人或物。
4.可能感觉热。在无线电波的作用下,体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摄氏度左右,因此有些人会在检查过程中感觉到热。这是不要担心,保持冷静。
5.请勿乱动。如果在检查过程中移动了,就得重新做一遍。
6.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检查。
7.做盆腔部位检査时,需要膀胱充盈,检査前不得解小便。有金属节育环者须取出才能进行。
8.体内有弹片残留者,一般不能做MR。
9.手术后留有金属银夹的病人,是否能做MRI检查要医生慎重决。
10.腹部检查时,要保持呼吸平稳,切忌检查期间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。
11.MR对饮食、药物没有特别要求;个别检查除外,需提前联系医生。
12.检查时要带上已做过的其他检查材料,如B超、X线、CT的报告。
1.检查前须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,如金属手表、眼镜、项链、义齿、义眼、钮扣、皮带、助听器等。
2.不要化妆,有些化妆品中含有金属,它们会与磁场发生反应。所以检查当天最好不要化妆、包括指甲油、止汗药、防晒霜等,最好护发产品也不要用。
3.有些人会在接受检查时感到恐惧或焦虑。所以最好在进入机器前先闭上眼睛,在整个过程中不要睁开。你不妨想象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,或者你喜欢的人或物。
4.可能感觉热。在无线电波的作用下,体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摄氏度左右,因此有些人会在检查过程中感觉到热。这是不要担心,保持冷静。
5.请勿乱动。如果在检查过程中移动了,就得重新做一遍。
6.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检查。
7.做盆腔部位检査时,需要膀胱充盈,检査前不得解小便。有金属节育环者须取出才能进行。
8.体内有弹片残留者,一般不能做MR。
9.手术后留有金属银夹的病人,是否能做MRI检查要医生慎重决。
10.腹部检查时,要保持呼吸平稳,切忌检查期间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。
11.MR对饮食、药物没有特别要求;个别检查除外,需提前联系医生。
12.检查时要带上已做过的其他检查材料,如B超、X线、CT的报告。
检验科抽血注意事项
1.看病时,一定配合医生把姓名写正确,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,给您带来不便。
2. 做生化检验(肝功、肾功、血糖、血脂等)时必须采空腹血。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,距前一餐约12至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。
3. 抽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,不要熬夜。前三天不吃过于油腻、高蛋白食物,切忌饮酒。抽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禁饮,以免影响生化检测结果。
4. 抽血当天,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,避免抽血时,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,由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肿。
5. 抽血后,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-5分钟,进行止血。注意:不要揉,以免造成皮下血肿。
6. 按压时间应充分。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,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。
7.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:头晕、眼花、乏力等应立即平卧、饮少量糖水,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。
8. 若局部出现淤血,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,可促进吸收。
9. 请在24小时内尽量保持抽血手臂的清洁卫生,不要淋浴和桑拿。
10. 冬季由于衣袖过紧需放松衣袖,并增加按压时间,以避免因衣袖紧引起针眼再次出血。
1.看病时,一定配合医生把姓名写正确,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,给您带来不便。
2. 做生化检验(肝功、肾功、血糖、血脂等)时必须采空腹血。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,距前一餐约12至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。
3. 抽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,不要熬夜。前三天不吃过于油腻、高蛋白食物,切忌饮酒。抽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禁饮,以免影响生化检测结果。
4. 抽血当天,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,避免抽血时,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,由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肿。
5. 抽血后,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-5分钟,进行止血。注意:不要揉,以免造成皮下血肿。
6. 按压时间应充分。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,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。
7.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:头晕、眼花、乏力等应立即平卧、饮少量糖水,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。
8. 若局部出现淤血,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,可促进吸收。
9. 请在24小时内尽量保持抽血手臂的清洁卫生,不要淋浴和桑拿。
10. 冬季由于衣袖过紧需放松衣袖,并增加按压时间,以避免因衣袖紧引起针眼再次出血。
心电图检查须知及注意事项
1.检查前不能饱饮、饱食、吃冷饮和抽烟,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。
2.检查时要平躺卧位,全身肌肉放松,呼吸平稳,保持安静状态,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。要将手机等具有电磁的设备远离自己的身体,避免因为电磁干扰而影响检查结果。
3.过去做过心电图的,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。如正在服用洋地黄、钾盐、钙类及抗心律不齐药物,应告诉医生。
4.女性检查者避免穿连衣裙和长筒袜或连裤袜。